菩提是啥?其根何在 - 非常财富


 第2905/菩提是啥?其根何在


    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:菩提是什么?其根何在?为什么唯有菩提愿,才能改变人的宿命?    

    阿弥啊,菩提是梵文Bodhi的音译,意为“觉悟”或“智慧”,特指佛陀于菩提树下破除无明、洞彻缘起性空的终极觉醒。这种觉悟包含三层境界:从听闻教义的声闻菩提到自证缘起的独觉菩提,最终达至圆满佛果的无上菩提。其核心在于破除“我执”与“法执”,实现心性与实相的终极契合。

    菩提修行确以发愿为根基,其根在发愿。发愿包含愿菩提心与行菩提心:前者是“为利众生愿成佛”的誓愿,后者是通过六度万行践行誓愿。正如《华严经》所述,菩提心如同种子,能生一切佛法功德。这种愿力如明灯破暗,既是转化宿命的动力,又是连接自利与利他的桥梁,使修行者超越个体局限,融入法界众生的解脱洪流。

    为何唯有菩提愿方能转动宿命之轮?此问如投入深潭的卵石,激起的涟漪穿越千年仍在佛子心头荡漾。当我们凝视菩提愿与宿命这对永恒的命题,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超越时空的智慧光芒。

    佛陀在《涅槃经》中开示:“菩提者,通达诸法实相之智。”这种智慧不是停留在思维层面的知识累积,而是如同雪山融水渗透岩层的觉醒。菩提愿的殊胜,在于将个体觉悟转化为永恒的愿力。正如天台宗智者大师所言:“发心即成正觉”,当愿力穿透我执的迷雾,个体的修行便与法界众生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共振。敦煌莫高窟第158窟的涅槃经变壁画中,佛陀安详卧于娑罗双树间,众弟子或悲或悟的表情定格于壁间,正昭示着觉悟者对生命流转的超越。

    宿命论与自由意志的永恒辩题,在佛门智慧中呈现出独特的解悟。《瑜伽师地论》指出:“业力如瀑流,愿力作舟楫。”宿命不是铁板一块的注定,而是无数因缘交织的流动网络。菩提愿恰似投入此网的明珠,其光芒能照彻因果链条的每一个节点。明代高僧莲池大师闭关云栖寺时,曾在禅定中见证往昔轮回,他以“愿力胜过业力”的体悟,将个人修行转为普度众生的宏愿,正是菩提愿转化宿命的鲜活例证。

    当代量子物理学揭示的观察者效应,与佛门“心能转物”的智慧形成奇妙呼应。菩提愿的不可思议处,在于其本质是超越主客对立的究竟真实。当修行者发起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的宏愿时,个体的命运之舟便驶入了法界的大海。日本曹洞宗禅师铃木俊隆在《禅者的初心》中写道:“发菩提心者,如点亮无尽灯,一灯燃百千灯。”这种愿力的传递不受时空限制,就像大足石刻千手观音的千只法眼,同时观照着过去、现在、未来的众生因缘。

    站在时空长河的岸边回望,菩提愿如同暗夜中的北斗,为迷途者指引方向。它既不是对宿命的消极妥协,也不是狂妄的逆天改命,而是觉悟者与法界共振的智慧选择。当我们以菩提愿为舟楫,宿命之河便不再是束缚的锁链,而成为通向涅槃彼岸的航道。

    五台山的晨钟依然在群山间回荡,那声穿越千年的问答,仍在等待每个向内心求索的觉醒者,以生命为纸笔,书写属于自己的觉悟诗篇。

    天天念能量偈,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:南无阿祖太上老君!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    

(李松阳2025公历0513《非常财富》 第02905篇 阿弥闻道第1065期)




非常财富榜人物

非常财富道

台内名人名僧

道商行遍天下

国学开示

大观园

非常财富道文学

五台山大世界

上善文化

网刊(珍藏版)

李作家道文学

五爷灵验司甘霖

文殊开智悟大千

朝台听荷心

非常财富自媒体

阿里 大鱼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