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77/何为菩提果?又何来的菩提心
阿弥问五台山弘愿老禅师:何为菩提果?又哪来的菩提心?菩提到底为何物?
弘愿老禅师说:阿弥啊,且听我慢慢道来——
菩提果:草木之实,亦是修行之喻。菩提果,梵语称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”,其名虽与佛陀成道之菩提树相关,实则分作两类:
一为草木之果:如木患子(无患子科),其果可作清洁剂,古称“肥皂荚”,《本草纲目》载其“去垢明目”,民间亦传其驱邪消灾。另有草菩提(薏苡草珠),天生孔道,可穿为念珠,象征佛法自然无染。
二为觉悟之果:佛经中“菩提果”喻指成佛之究竟智慧,如《六祖坛经》所言:“菩提本无树”,此果非色相,乃心性觉悟之圆满。
菩提心:悲智双运,方为成佛之因。菩提心者,乃“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”之愿力,含四弘誓愿:“众生无边誓愿度,烦恼无尽誓愿断,法门无量誓愿学,佛道无上誓愿成”。其体性有三:
一曰本体:即众生本具之佛性,如《华严经》云:“菩提心为一切诸佛种子”。二曰修法:需先发慈悲心,修四无量心(慈、悲、喜、舍),再以六度万行实践。三曰殊胜:发菩提心者,纵造恶业,亦能延缓恶报,渐次清净。
菩提为何物?菩提为觉悟之义,统摄三乘。“菩提”一词,涵盖三乘佛法之终极目标。包括声闻菩提、独觉菩提、佛菩提。
声闻菩提:断见思惑,证阿罗汉果,如《法华经》所言“我当作佛”之初心。 独觉菩提:观十二因缘,悟无生法忍,如辟支佛之觉悟。佛菩提:彻悟诸法实相,破二障(烦恼障、所知障),证无上正等正觉。
禅机点化:菩提非树,明镜非台。昔有禅者问:“菩提果从何来?”老僧笑指庭前树:“汝见木患子落时,可曾见菩提增?”
阿弥顿悟:菩提不在果,而在心;不在求,而在舍。恰如《坛经》云: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。”
阿弥结语:菩提果是药草,可净身;菩提心是明灯,可照心;菩提则是无相之智,能破迷。三者一体,终归一念清净。
菩提本有树,菩提果为药;菩提本无树,本来无一物。天天念能量偈,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:南无阿祖太上老君!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(李松阳2025公历0415《非常财富》第02877篇 阿弥闻道第1037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