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18篇/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
苏华仁说,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?累,就是身心疲劳,疲劳就是精疲力尽,身上捂不热了,快要生病了。怎么解除疲劳呢?就是生精。怎么生精?一个是吃产生的精,一个是自身的肾产生的精。那为什么精就疲了呢?就是精耗散了。
从哪耗散了?从耳朵耗散的。肾开窍于耳,你把两耳一捂,精就生了。也许有人觉得这也太简单了吧,但大道至简,越简单效果越好。你把两眼闭上,捂一会儿耳朵,精髓就不会漏,身体就会发热,就这么简单!
人活着为什么这么累?说得更透彻一点,正如老子所言:“五色令人目盲”,过多的颜色会让人眼花缭乱,导致视觉疲劳和精神疲惫。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,因为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大量的视觉刺激。
佛家说得更为精妙,你活着累,是六根不清净。眼耳鼻舌身意,这六根动得太多了,妄念太多,所求甚多,不仅身体累,心更累,自然损耗你的精气神,要养精蓄锐,就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,尤其是少看、少听,少外求,多向内观,得欢喜自在。
现代人的疲惫,本质是生命能量在过度外泄中逐渐枯竭。中医讲"精化为气,气化为神",当我们在短视频里划走三小时,在社交平台刷到深夜,看似只是眼球在动,实则每个闪烁的画面都在调动肾精转化而成的元气。就像《黄帝内经》所言"精神内守,病安从来",但当代人恰恰反其道而行之,六根时刻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。
苏华仁说的捂耳法实为"闭户枢"的智慧。北宋《云笈七签》记载的"鸣天鼓"养生术,正是通过掩耳叩齿震动髓海,这与现代声学共振原理不谋而合。更精微的功夫在于"收视返听"。道家修炼讲究"垂帘内照",不是简单闭眼,而是将外散的眼神转为内观,身体这个精密系统自然开始自我修复。
佛家"都摄六根"的实修更需配合心意功夫。我们在劳作中,不妨尝试"五分钟止语法",就地闭目捂耳,专注鼻息出入。此时前五识暂时关闭,第六意识如沸腾水面渐归平静,妄念沉淀后方能照见本心清明。这种"感官断食"看似微不足道,实则是给超载的神经系统按下暂停键。
《周易》云:"百姓日用而不知",养生之道本在生活细节。晨起捂耳三分钟唤醒肾阳,通勤时闭目养神代替刷手机,睡前热水沐足引火归元。当我们学会在信息洪流中建立"能量结界",让六根如含苞莲花收摄内敛,自然能蓄足穿越红尘的精气神。毕竟生命不是永动机,懂得适时关闭感官通道的人,才能在喧嚣尘世守住那盏不灭的心灯。
天天念能量偈,稽首顶礼至尊诸圣为众生祈福:南无阿祖太上老君!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(李松阳2025公历0215《非常财富》第02818篇 阿弥闻道第978期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