密行第一罗睺罗 - 非常财富


第2791篇/密行第一罗睺罗


  罗睺罗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中的密行(持戒严密、内修深藏不露)第一!罗睺罗是佛陀在做太子时所生,他是净饭大王的王孙,佛陀离国出走,终于成就正觉的佛果,未来迦毗罗卫国国主的王位,本可以由罗睺罗继承,但在有公天下主张的佛陀,对年幼孩童做万民之主,很不以为然,所以佛陀就方便叫罗睺罗出家,让他拜舍利弗为师。

    罗睺罗每天早晨打扫庭院,清洁环境以后就研究修习佛陀的言教,有一天罗睺罗将外院扫除以后,回到自己的室中,就在这时,他自己的寝室为一个做客的比丘占去,把罗睺罗的衣钵都抛在门外。佛陀的僧团中,是有一人一室的规定,别人把自己的寝室住去,应该怎么办,罗睺罗感到茫然无措。不过幼年的罗睺罗,很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,他没有办法,就痴痴站在庭院之外。这时,忽然落起滂沱大雨,罗睺罗没有去处躲藏,他就进入厕所,虽然空气不好,他也安静地端坐着,那时正有一条黑色的毒蛇从洞中爬出在厕所的上面,罗睺罗一点也没有留神注意。

    佛陀在静坐中忽然想起罗睺罗,很快地就走来罗睺罗住的地方看他,室内没有罗睺罗,只见到一位旅行云游的比丘,佛陀就走到厕所的地方,先咳嗽一声,里面也咳嗽了一声,佛陀问道:

    “里面是什么人?”

    “是罗睺罗!”

    “出来!我对你讲话!”

    罗睺罗想不到这时能听到佛陀的声音,赶快从厕所中出来,不知不觉地就抱住佛陀,双目滔滔地流泪,但又知道自己用手拭去。佛陀明知故问罗睺罗为什么坐在厕所里,罗睺罗照实地禀告,佛陀就叫他到自己住的室内。罗睺罗的欢喜,像是在地狱里见到佛陀。年幼的沙弥,确确实实要年长的比丘照顾,佛陀以此因缘就规定沙弥和比丘可以同室。

    以后的罗睺罗,常常跟随在舍利弗的身后,舍利弗带着罗睺罗托钵乞食,曾给佛陀批评是不净食,因此舍利弗后来特别关怀到年轻沙弥所受的供养。又有一次,舍利弗带着罗睺罗在王舍城中乞食,路上一个恶汉用沙投入舍利弗的钵里,并且用棍棒打破罗睺罗的头。舍利弗回过头看看罗睺罗,罗睺罗现出咬牙切齿的面容,鲜血一滴一滴地流出来。舍利弗安慰他道:

    “罗睺罗!如果是佛陀的弟子,应有忍辱的精神,心中不怀嗔恨的毒,常以慈悲心怜愍众生。佛陀常教诫我们,对于个人的荣辱毁誉要能忍辱,才算行着佛陀之教。所以,罗睺罗!压制着愤恨的心,严守忍辱,世间没有比这更有勇气。天上人间,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!”

    罗睺罗听完师父舍利弗的开示,走到水边,水里现出他的颜面,他默默地掬水洗去血迹,见到这情形的舍利弗,心中很安慰又很难过。罗睺罗忍耐着走到舍利弗的身后说道:

    “我想到刚才的疼痛,此刻已不把它放在心中,不过,这个世间有着太多的恶人,到处都布满了可厌的事物。我并不对世间生气,只想到这世间没有办法的人太多。佛陀开导我们对人对世间要有大慈大悲,但世间狂暴的人就轻视我们。沙门比丘守忍辱积聚高德,而狂愚的人反而轻蔑我们,他们反而尊敬那些残酷的人。佛陀真理的慈悲教示,他们倒反而以为是臭的死尸。天降甘露给猪,猪还爱在臭的地方。佛陀宣讲的真理,慈悲的言教,对那些凶恶的人来说,也没有什么效果。”

    舍利弗听后很欢喜,把罗睺罗说的话回来告诉佛陀,佛陀也很高兴,很称赞罗睺罗今天很好,说的话很对,佛陀又说道:

    “不知道忍的人,就不能见到佛陀,是背法远僧,常堕于恶道之中轮回。能忍恶行才能平安,才能消除灾难之祸。有智慧的人,见到深远的因果,克服嗔心,多行忍辱,佛法的精神,佛法的真义和世俗的看法不同。世间认为珍贵的而佛法认为下贱。忠与佞不能相容。邪是嫉正的,恶的不喜欢善的,贪欲的人不高兴无欲之行。在这情形之下,修道者唯有忍辱。忍是助道的增上缘,可使你早得解脱证果。忍像大海中的舟航,能够渡一切灾难;忍又是病者的良药,可救人生命之危。我能够成就佛陀,独步三界,受人天的敬仰,是我心能安稳,知道忍辱德行的可贵!”

    舍利弗和罗睺罗听佛陀这些法音,都含着眼泪,感激佛陀。到十七八岁的罗睺罗,性情很温和,品行很端正,但十七八岁的少年最喜欢调皮,罗睺罗有时候也常和人开玩笑。他虽不是害人,但讲虚妄的言语是真的。佛陀明明不在,国王大臣信者来拜访的时候,罗睺罗告诉他们说佛陀在那里,等他们去看佛陀时,罗睺罗就很开心地嬉笑。有一天,佛陀知道以后,特地走到罗睺罗修行的地方来。佛陀叫罗睺罗盛水洗脚,罗睺罗奉命把水拿来,佛陀洗后,指着水对罗睺罗说道:

    “罗睺罗!这盆里的水可以喝吗?”

    “佛陀!洗过足的水很污秽,不能喝的。”

    “你就是同这个水一样,水本来是很清净的,好比你本来是王孙,远离世间虚假的荣华,出家做沙门,可是又不精进于道,不清净身心,不守口慎言,三毒的垢秽填满在你的胸中,等于清净的水里有着垢秽一样。”罗睺罗低头不敢仰望佛陀,默默地不做声,佛陀招呼他把水拿去倒,等罗睺罗倒水回来,佛陀问他道:

    “你拿这个盆盛饭来吃可以吗?”

    “不可以的,佛陀!洗手足的盆是不净的,这上面有垢秽,不能装东西吃!”

    “你就是和这个盆一样,虽然做了清净的沙门,不修戒定慧,不净身口意,大道之粮怎么能装入你的心中呢?”

    佛陀说后,用脚把盆轻轻地一踢,盆就滚滚地转起来,罗睺罗很怕的样子,佛陀问道:

    “你怕盆子坏了吗?”

    “佛陀!不是!盆是很粗的用物,坏了也不要紧。”

    “罗睺罗!你不可惜这个盆,正等于大家也不要爱护你一样。你出家做沙门,不重威仪,戏弄妄言,这个行为的结果,是谁也不爱护你,不珍摄你,就是到命终的时候也都不能觉悟,迷中更增加迷。”

    罗睺罗全身流汗,他努力地想以后要来改变改变自己的心。从此,罗睺罗一改既往调皮的习气,严持戒律,精进修道,每日勤于密行,但始终不能开悟。比丘们很觉不可思议,就问佛陀道:

    “佛陀!罗睺罗热心修道,小罪都不犯,怎么不能从烦恼中解脱出来呢?”佛陀坚决回答道:

    “守戒净心,持身端正,一定可以证道,获得解脱。”佛陀对罗睺罗能否觉悟的问题,没有挂在心上。罗睺罗二十岁的时候,已经取得比丘的资格,有一天他和佛陀同去乞食行化的时候,佛陀告诉他说道:

    “世间森罗万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体心念,甚至称讥毁誉,利衰苦乐,都要作无常之想,千万不要执著。”

    罗睺罗听到佛陀这么简单的几句话,廓然大悟,好像心地豁然开朗了。他告别佛陀,一人回到精舍中坐禅思维。佛陀行化乞食归来,走到罗睺罗坐禅的地方,佛陀又对他说道:

    “用慈悲的心来对人对事,心量就可以大起来,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,就可以灭恶,数息观心,可以获得解脱。”

    机缘成熟了,罗睺罗从此就觉悟了。对于罗睺罗的觉悟,佛陀很欢喜,很安心,好像肩上放下了重荷!佛陀是人间最圆满的人,不是颠倒人情的人,佛陀实在是有高度情感的圣者!

    老子说,夫唯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忍辱为上,能忍是立命之机,宽怀喜忍,就会生出慈悲之心,达到慈忍的无上境界。能修忍辱,慈悲易得,契此忍辱修行,以慈悲心转化嗔恨。寂天菩萨说,没有磨难,无法修忍辱;不修忍辱,你的慈悲心就没有坚实的基础,所以受人欺负,伤害,干扰时,应视其为慈悲的助缘。舍利弗说,天上人间,不管如何大的力量也不能胜过忍辱!能忍恶行才能平安,才能消除灾难之祸,不堕恶道。

    佛陀启悟罗睺罗说,世间森罗万象的事物以及人的身体心念,甚至称讥毁誉,利衰苦乐,都要作无常之想,千万不要执著。用慈悲的心来对人对事,心量就可以大起来,把一切众生容纳在心中,就可以灭恶,数息观心,可以获得解脱。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119《非常财富》非常道五十 第02791篇 阿弥闻道第951期 根据星云大师的《释迦摩尼佛传》编撰)




非常财富榜人物

非常财富道

台内名人名僧

道商行遍天下

国学开示

大观园

非常财富道文学

五台山大世界

上善文化

网刊(珍藏版)

李作家道文学

五爷灵验司甘霖

文殊开智悟大千

朝台听荷心

非常财富自媒体

阿里 大鱼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