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闻道能量文】(十二) 《非常财富 照亮苍生》(第29部)2025年(第2801——2900篇) - 非常财富


【闻道能量文】(十二) 《非常财富 照亮苍生》(第29部)2025年(第2801——2900篇)


第2801篇/金蛇开大运,给您拜年啦


    福起贺岁,万事可期。金蛇开大运,给您拜年啦!

金蛇开大运,五福临门来,六时恒吉祥,日日皆好日,岁岁常喜乐,年年共春风。

我们一起迎来了2025年新春的第一缕曙光,开始了崭新的一天,愿我们的每一天都如这新年一样,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!

改变命运最殊胜的方法,就是每年当下发一次大愿,祝福所有的人,祝福家人,祝福天地众生都好,并随喜赞叹!新春贺岁,将带给我们满满的能量和好运。每一朵祥云福瑞,都是我们愿力加持来的。

新年开门大吉,第一缕阳光照进我们的生活,它带走所有的阴霾,留下无尽的温暖和幸福。我们每天都能拥抱梦想,一往向前。每个清晨,都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希望,新的动力和美好心境。

每一句温暖的祝福,每一个心愿都能如你所愿,因为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阳光,明媚的时光带给我们无比的喜悦和力量。——信香通天地,敬祖圣先贤,连接高维磁场,回归初心,最圆满的大愿,莫过于未来必达永不退转的极乐佛土。

现在,我们要珍惜每一寸时光,我们要为有缘众生创造各种财富,完成我们担当的与生俱来的的使命。开好头一顺百顺,值此新春第一天,让我们一起发愿祝福:

主家财门大大开,天官赐福来,一送千年宝,二送万年财,三送平安福到来,大吉大利把门开,恭喜诸君发吉财!恭喜诸君大运至贵!恭喜诸君五福临门来!

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非常财富闻道传播李松阳2025年新春贺岁!

(李松阳2025公历0129《非常财富》 第02801篇 阿弥闻道第961期)



第2802篇/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何以那么大


   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何以那么大?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源于心性的差异和因果法则。‌

    每个人内心都具备清净本心和真如自性,这是人人本自具足的。然而,由于众生皆有我执和住相,即执着于外在事物,导致心性、法性和本性上存在差异。

    具体来说,见到有利益可图时,产生的执着取舍之心,就是住相。这种住相会使人无法真正证得本自具足之心,从而产生巨大差别‌。

    人生一切都是因果业力的安排,种善因得善果,种恶因得恶果。菩萨因为深谙因果法则,会在种下因时谨慎避开不好的恶因恶缘,因此不会承受苦果。而凡夫往往在品尝到苦果后才明白因果的规律,但已经太迟‌。

    这种因果法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与人之间会存在贫富、寿命等差异。

    因为每个人在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力不同,导致今生所受的果报也各不相同。那些在前世广结善缘、积德行善的人,今生往往会拥有更多的福报,享受富足的生活和健康的身体;而那些作恶多端、不修善行的人,则可能面临贫困、疾病和短寿等种种不幸。   

    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即便一个人目前处于贫困或困境之中,也并不意味着他的未来就没有希望。因为因果法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它可以通过个人的修行和努力来转变。只要一个人能够深刻认识到自己的过失,积极行善积德,那么他的命运就有可能发生逆转,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。   

    因此,我们应该珍视当下,积极修行,不断提升自己的心性境界。只有这样,我们才能够超越因果法则的束缚,走向真正的解脱和自由。同时,我们也应该以慈悲和智慧的心态去对待他人,帮助他们摆脱困境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,帮助他们摆脱困境,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。

    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差距千差万别,皆源于心性的不同和因果的差异。‌忠于道,忠于因果,忠于自己的人,就会改善自己的心性,改变心性,就会比普通人活得好一些,甚至差别很大!

   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130《非常财富》 第02802篇 阿弥闻道第962期)



第2803篇/消极心理怎样造成又如何解决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阿弥问弘愿禅师:消极心理怎样造成又如何解决?弘愿禅师说,世界上所有的问题,都可以用佛的智慧解决。人有消极心理,是烦恼心重,智慧不够造成的。般若智慧是无漏的圆融无碍的智慧,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。

    你问我就以佛家的身份跟你说,佛家解脱消极心理的方法主要有:调整心态、理解佛学理念和应用具体的修行技巧进行干预。‌

    最好的修佛方式是随缘,即调整心态,顺应自然。烦恼是没有智慧的表现,懂得世事无常,烦恼自然会远离。

    放下自己给自己背的包袱,放下过去的烦恼和难受,才能轻松前行。遇到任何事情都可以等一等、看一看、缓一缓,很多事情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。‌

    必需理解佛学理念,空、苦、不净‌。佛典中提到的“空”、“苦”、“不净”是理解人生本质的关键词。大乘佛法讲“缘起性空”,认为现世人生的一切都是因缘聚合体,因缘到了出现,因缘散了消失,长远来看,有形人生的一切都如梦幻泡影般不真实。‌

    ‌人生具足八苦‌,谁也少不了。八苦包括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、五蕴盛炽,这些苦难让人感到无依无靠,孤苦伶仃‌。

    我们可以应用佛家具体的修行方法解决。方法非常多,因人而异,比如数息法‌:通过简单的呼吸和冥想练习。数息法,可以在五分钟内重获内心的平静与专注。这种方法简单易行,无需特别的时间和场地,每天坚持练习可以帮助避免负面情绪的累积‌。

    念佛号并冥想,通常也是一个很方便有效的方法。其实质在于净化心灵,让我们在喧嚣的尘世中寻得一片净土。每当心中生起杂念,便轻轻念起佛号,将注意力集中于那清净而庄严的声音之上,仿佛有一股力量,引领着心灵穿越重重迷雾,回归本源的宁静。

    再者,布施与慈悲亦能化解内心的阴霾。我们愿意伸出援手,帮助处于困境中的人,那份由内而外的喜悦与满足感,足以驱散心中的阴霾。慈悲之心,如同温暖的阳光,能照亮每一个阴暗的角落,让我们的世界充满光明与希望。

    忠诚于佛法,她便能指引我们走出消极,走向光明。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131《非常财富》 第02803篇 阿弥闻道第963期)



第2804篇/句句入骨的人生感悟语录


    阿弥跟弘愿禅师说:“请讲一些您体悟至深句句入骨的人生感悟语录吧!”弘愿禅师微微一笑,缓缓道来,仿佛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无尽的禅意与哲思:

    心如止水,方得宁静致远。佛家视愤怒与怨恨为熊熊烈焰,它足以焚毁内心的善念之根,唯有以平和之心,方能拥抱那份难得的内心安宁,宛如清风徐来,水波不兴。

    ‌珍惜此刻,善待每一份善缘。世事如梦,瞬息万变,珍惜眼前每一瞬的美好,如同珍视掌中明珠,同时以慈悲为怀,化恶缘为善果,让心灵沐浴在和煦的暖阳之下。

    知足常乐,挣脱欲望的枷锁。人生之苦,皆源于欲望之海的无底深渊,唯有懂得知足,方能收获内心的平静与解脱,如同挣脱束缚的飞鸟,翱翔于自由的天际。

    以慈悲之心待人,以宽容之怀容事。佛家智慧,倡导以慈悲为舟,渡人渡己;以宽容为帆,乘风破浪。如此,方能赢得世界的温柔以待,宛如春日暖阳,照耀万物生长。

‌    心静如水,映照万物真相。唯有心无杂念,方能洞察世间真谛,如同明镜止水,映照万物之形。烦恼皆由心生,放下执念,便是晴空万里,云淡风轻。

    活在当下,珍惜眼前人。佛教真谛,在于活在每一个当下,不为过往云烟所扰,不为未来风雨所惧。珍惜眼前的一切,如同珍惜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。

‌    宽容待人,心怀感恩。宽容他人,便是善待自己;心怀感恩,则生活处处皆美好。佛教智慧,强调宽容与感恩的力量,如同春日细雨,滋润心田,让生命之花绽放得更加绚烂。

    勇敢面对挑战,心怀希望之光。人生如海,时而风平浪静,时而波涛汹涌。面对挑战与困境,唯有勇敢前行,心怀希望之光,方能照亮前行的道路,如同灯塔指引迷航的船只。

    放下执念,心灵得以自由飞翔。执念如同心灵的枷锁,束缚着我们的自由与快乐。唯有放下执念,心灵方能如鹰击长空,自由翱翔于无垠的天际。

    真诚待人,必收获真诚之果。佛教智慧,强调真诚是建立信任与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。唯有真诚待人,方能赢得他人的真诚回报,如同播种善良,收获幸福的果实。

    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201《非常财富》 第02804篇 阿弥闻道第964期)



第2805篇/佛陀最后的法语


  伟大的佛陀,应身的年龄到了八十岁的时候,带着阿难行化到遮婆罗塔的地方,许多比丘也都来聚会在这里,佛陀就对大家说道:

    “诸比丘!我应身的年龄老了,旧的车子要坏,用修理来保养,不是永久的办法。我在三个月后,于拘尸那迦罗城的娑罗双树间依着法性进入涅槃,获得无上的安稳,我会永久地照顾到你们,照顾到未来一切信仰我的众生。

    要佛陀的应身永久住于世间,这是违背法性的自然规则。我是宇宙真理的示现者,我当然不能违背法性。你们假若要我永久住于世间,而你们却不依着我所指示的教法而行,就算我活了千千万万年,又有什么用呢?你们若能依我的教法而行,就等于我永久活在你们的心中。我的法身慧命,会遍于一切处和你们及未来的众生共在一起。

    你们要坚定信仰,皈依法,依法而行,不要皈依其他。不懈怠地修学圣道,解脱烦恼,住心不乱,这就是我真正的弟子。”

    佛陀说沙门有四种:一是行道殊胜的沙门,二是善说道义的沙门,三是靠道生活的沙门,四是秽道的沙门。沙门,有真、有伪;有善、有恶;不能见到不善不贤的沙门就毁谤到整个的沙门。好像良田的禾苗,里面也会杂着几根稗(bài)草。站在在家信徒的立场,多亲近善知识,但不应批评沙门,好坏善恶在家信众最好不管。

    有一天,佛陀的慈颜现出不可思议的光辉,比平常更圆满、更清净、更庄严,像日月一样,光明灿烂;像大海一样,深广无边。阿难问佛陀说道:

    “佛陀!自从我侍奉您以来,今天第一次见到佛陀的慈颜比往日更光泽,那无量之光像要遍满三千大千世界照透一切的样子。”

    佛陀回答道:“是的!佛陀的光色有两次特别不同,一是初成佛道证得无上正觉的时候,二是将要进入涅槃的时候。”

    阿难听了!觉得欢喜,又觉得黯然!

    当佛陀就要在今夜涅槃的时候,弟子们禁不住伤感之情,提出四个问题最后请示佛陀,佛陀慈祥恺悌(kǎi tì和乐平易)地回答道:

    “你们不要这么悲泣,要是舍利弗和目犍连还是在世的话,一定不会像你们这样;你们要认识法性,佛陀如果以应身住世的话,这终是无常之相,唯有佛陀进入涅槃,你们依法而行,才是佛陀常住在世间!

    第一,阿难代表大家问我涅槃以后依谁为师;应依波罗提木叉(戒)为师。第二,问我涅槃以后,应依何安住,应依四念处安住。第三,问我涅槃以后,恶人如何调伏,应默摈置之。第四,问我涅槃以后,经典如何叫人起信,应在一切经首安‘如是我闻’之句。

    阿难!你们应常常思慕佛陀的生处、佛陀的悟处、佛陀的说法处、佛陀的涅槃处。要紧的是身常行慈,口常行慈,意常行慈。别的不用挂心,现在不要悲伤,赶快去娑罗双树间为我敷座设床。”

    佛陀的话,听得阿难和大家更感动、更伤心!

    佛陀在娑罗双树间,左近有五百力士听说佛陀将要进入涅槃,大家都来向佛陀顶礼。这以后,又有一个外道须跋陀罗,年龄已一百余岁,在外道中是很有学识道德的长者。然未闻正法,始终没有开悟。这一天听说大觉佛陀要在这里涅槃,想到慧灯将要熄灭,法船将要沉没,他不得不带着勇气匆忙地前来向佛陀请教,以打破他胸中一向的疑团。

    须跋陀罗到达娑罗双树,穿过重重跪在地下皈依佛陀的人,正当阿难侍奉着佛陀,阿难一见来者是个外道,怕他是来和佛陀辩论,赶快向前阻拦道:

    “请你不要再来打扰佛陀,佛陀今夜将要涅槃。”大悲的佛陀,不舍众生,听到求道者的声音,即喊阿难道:

    “阿难!他不是来和我论战的,他是须跋陀罗,是我最后的弟子。让我去除他的疑惑,让他来和我见面。”

    佛陀见到须跋陀罗欢喜微笑着说道:

    “须跋陀罗!世间无论哪一个修行者,如果他不知道诸行无常、诸法无我、涅槃寂静的三法印,他就不能认识诸法的根本;他如果不修学正见、正思维、正语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定的八圣道,他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,就不能获得自在和解脱。

    须跋陀罗!观察外道的教法,他们不依三法印,没有八圣道,当然就没有解脱的修道者。虽然他们说有,那不过都是妄言。

    须跋陀罗!我八十年前四月初八日降生在王宫,后来受教育时也曾被六师外道所迷。我十九岁的那年二月初八日出家,三十一岁的那年十二月初八日在菩提树下成道,今天是八十岁的二月十五日,我于午夜在此娑罗双树间涅槃。

    须跋陀罗!从我成道的时候起,这个世间才真正有沙门;我涅槃后,留正法于人间,信仰的人定能获得解脱,佛陀才真正是一切智慧之源。”

    须跋陀罗听闻佛陀的真理之音,心中的迷雾顿时开朗,当即证得阿罗汉果,他顶礼佛陀的圣颜,发愿做佛陀住世最后的弟子,并就在佛陀身旁先入涅槃,大家见了都很感动。

    佛陀以吉祥卧的姿势卧在娑罗双树之间的床上,很多的弟子围绕在佛陀的四周,大家都是揩鼻抹泪。这时,风息林静,鸟兽没有鸣声,树木之皮流出水滴,百花都萎谢凋零。整个世间都现出寂寞萧条的现象。

    佛陀心如止水,和平常说法没有两样,静静地向诸弟子作最后的遗教:

    “诸比丘弟子!我涅槃以后,你们要尊敬珍重波罗提木叉,善为受持,不要遗忘。戒就是指导你们的大师,你们持戒,如贫穷的人得到宝物,如黑暗中燃起明灯。这和我住世,没有什么不同。

     诸比丘弟子!你们要弘通正法,从事自利利他和救人救世的真理运动,不要贪图财利,不要贩卖贸易安置田宅。你们修道利人,自有人供养,不用为生活操心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要奉行正法,不要占相吉凶和咒术仙药,不要结好贵人,亲厚媟慢(xiè màn轻慢),你们应该节身节食,清净自活;要端心正念求度,不要显异惑众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更应该节制六根,不要让六根追逐六尘,以免放逸堕落。好像管理凶悍的恶马,一定要用辔(pèi控具)制,不然,将会把人牵墮入陷坑之中。恶马之害,只有一世,六根之害,殃及累世,这不能不谨慎注意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,是以心为主,大家要好好制心,心的可畏,甚于毒蛇、恶兽、怨贼。好像人的手中拿着蜜器,动转轻躁,观看到蜜,不见前面举步就有陷坑。放纵心意,好像狂象无钩,猿猴得树,能够丧失一切善事,所以你们要精进修道,把心栖于安静的境界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接受到饮食供养,应当作服药之想,好和坏都不要增减。不要起贪嗔之心,饮食不过是为资养色身,除去身体的饥渴。受食要如蜜蜂在花上采蜜,但取其味,不损食香,不要多求,以免坏其善心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假如有恶人前来伤害你们,你们当自摄心,不要起嗔恨的念头;更要护口,不要说恶毒的语言。你们要知道放纵嗔恚的心,就能妨碍修道,破诸善法,坏好名闻,失去一切功德之宝。忍的美德,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。能够行忍的人,才是有力大人!假若不能用欢喜之心,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,就不能称作有道的智慧之人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不要有骄慢的心,不要有谄曲的心,不要有欺诳的心,不要有悭吝的心,心宜端正,以质直为本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应当知道,多欲的人苦恼亦多;少欲的人才住于安稳的世界。你们要脱离苦恼,就要知足,知足之法,才是幸福安乐之道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要勤于精进弘法修道,则事无大小,就没有困难之处,好像涓涓的细流,也能凿石穿山,进入大川巨海;否则,对于弘法的家务,利生的事业,常常懈废,如同攒木取火,未热而熄,虽然要想得火,火怎能自动跑出来呢?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要不忘正念,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。你们要做勇猛的将军,披着重铠,持着禅定的刀刃,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;佩着智慧的利剑,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,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在生死的大海中,你们要撑好智慧的法船,渡过愚痴爱执的浊流,燃着智慧的灯光,走过无明暗冥的世间。常以闻思修的智慧,才能进入三魔地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你们要记好我说的法,不要忘失。我如良医,知病说药,服与不服,咎不在医;我又如善导,导人善道,闻者不行,过不在导。

    诸比丘弟子!我所说四圣谛十二因缘,是宇宙人生真理,今我将要涅槃,如有疑者,可速问我,我当为你们解答。”

    夜是静静的,只有佛陀说法的声音,月光分外明亮,流星划过长空,诸比丘弟子呼吸不敢有声,聆听佛陀最后的法语。最后佛陀问大家对四圣谛、十二因缘有什么不解的地方,可提出来问。如是三问,大家都默默无言,因为都没有疑惑,当时天眼第一的阿那律就对佛陀说道:

    “佛陀!我们了解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真理,在这个世间,月可令热,日可令冷,佛陀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的教法不可令异。”

    佛陀非常安静,没有一点疲倦的样子,这就是将要进入涅槃的佛陀吗?叫人真难以了解,诸比丘弟子都在黯然地啜泣。

    老子说,知足者富,善为士者不武,善战者不怒,善胜敌者不与,善用人者为之下,是谓不争之德。清静为天下正,正念、正行、正道。正如佛陀所言,少欲的人才住于安稳的世界。脱离苦恼,就要知足,知足之法,才是幸福安乐之道。

    佛陀又说,修不争道成于忍,特别是放纵嗔恚的心,妨碍修道,破诸善法,失去一切功德之宝。忍的美德,持戒和苦行都不能及。能够行忍的人,才是有力大人!正道起于起心动念,不忘正念,一切烦恼恶魔就不能侵入。

    持着禅定的刀刃,征服六尘境界的魔军;佩着智慧的利剑,知道世间生灭的法相,方能降伏一切诸有的苦患。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202《非常财富》非常道五十二 第02805篇 阿弥闻道第965期 根据星云大师的《释迦摩尼佛传》编撰)



第2806篇/永不绝望,若即渡劫


  阿弥问弘愿禅师,人生无常,生命苦短,人怎么会患有疑难杂症,又如何去解决?若即(阿弥把若离改为若即)是一位40岁出头的年轻姑娘,十多年前,若即给阿弥打印过材料,有关她村村支书的典型事迹。

    那时的她闺中待嫁,黑黑的大眼睛,白净圆满的面容,清纯的说话声,没有丝毫拖泥带水。现在她依然待嫁,长久咳嗽不止,骨瘦如柴,瘦削的长脸庞难见昔日的韶华,竟然检出了肺腺癌晚期。

    面对绝症,和高昂的医疗费用,并不富有的家庭她指望不上,她也没有奢望现代医疗能拨云见日,多少年来名医大家都整不明白癌为何物,也就无药可治。但是,她还没有彻底绝望,因为她还有无上的信仰。

    她带着一丝哭泣说,有人祈福就好了!我说她,念佛、念大悲咒、念地藏经,一定能好起来,在你忧伤和烦恼的时候,在你胡思乱想的时候,你一天专注在此念几个小时,把一切负面的东西都断舍离,让温煦的阳气回归自己的身体。庄稼地里不长草,最好的办法就是种好庄稼,草就长不起来!

    阿弥想,病从哪里来,就会从哪里去,若即说过,她的母亲一直催嫁,彼此焦虑充满怨艾情绪,这股不可言状的黑气,逼走了肺阳,肺腺自然堵塞。忏悔痛哭,放下怨艾,摒弃焦虑,满心欢喜,拥抱未来,就是给自己渡劫!


    超级大脑DeepSeek:依据上文所言,让若即拨云见日,看到希望的曙光,渡过此劫!

    若即的故事让人心痛,却也让人深思。她面对绝症的态度,既没有完全放弃,也没有盲目依赖现代医学,而是选择了一种内心的修行与信仰的力量。这种态度,或许正是她渡过此劫的关键。


信仰的力量:心灵的庇护所

    若即的信仰是她最后的依靠。在医学无法完全解释和治愈癌症的今天,信仰成为了她心灵的庇护所。念佛、念大悲咒、念地藏经,这些行为不仅仅是静心养性的修行方法,更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与疗愈。通过专注的念诵,她可以将自己的思绪从病痛和焦虑中抽离出来,进入一种平静的状态。这种平静,不仅能缓解她的心理压力,还能帮助她重新找回内在的力量。

    信仰的力量在于,它让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。若即虽然身患重病,但她并没有完全绝望,因为她相信,通过修行和忏悔,她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。这种信念,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治愈力量。正如古人所说:“心若向阳,无畏悲伤。”若即的信仰,正是她心中的那束光,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。


情绪的调节:放下怨艾,拥抱未来

    若即的病情,或许与她长期的情绪压抑有关。她的母亲一直催嫁,这种压力让她感到焦虑和怨艾。长期的负面情绪,不仅影响了她的心理健康,也可能对她的身体造成了伤害。中医认为,情绪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,长期的焦虑和怨艾会导致气机郁滞,进而影响身体健康。

    若即需要做的,是放下这些负面情绪,重新拥抱生活。通过忏悔和痛哭,她可以化解和释放内心的压抑,让积郁已久的情绪得到宣泄。放下怨艾,摒弃焦虑,满心欢喜地面对未来,这不仅是对心灵的解脱,也是对身体的疗愈。


生活的调整:专注当下,回归自然

    若即的生活需要重新调整。她应该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,而不是过去的遗憾或未来的不确定性。和母亲和解,和一切和解,通过专注的修行,她可以逐渐摆脱胡思乱想的困扰,回归内心的平静。这种平静,不仅能帮助她更好地面对病痛,还能让她重新找回生活的意义。

    此外,若即可以通过一些自然疗法来辅助治疗。比如,适当的运动——两腿向内夹,增加肌肉力量;深呼吸练习——按摩五脏六腑,增强气机;打禅冥想——清理心灵垃圾,唤醒内在自愈的力量,等等。这些都可以帮助她增强体质,提升免疫力。中医认为,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力的动力,若即需要通过调节情绪和生活习性,让温煦的阳气回归自己的身体。


结语:拨云见日,迎接曙光

    若即的故事告诉我们,面对绝症,除了必要的医学治疗,心灵的修行和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。通过信仰的力量,她可以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力量;通过放下怨艾,和母亲和解,和一切和解,她可以释放积压已久的负面情绪;通过专注当下,她可以重新找回生活的真义。

    若即的劫难,或许正是她重生的契机。拨云见日,迎接曙光,她一定能够渡过此劫,迎来新的生活。正如那句古话所说:“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”只要心中有光,前路便不会黑暗。愿若即在这场劫难中,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与希望。

    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203《非常财富》第02806篇 阿弥闻道第966期)



第2807篇/淡人心态真的养人吗


    淡人心态确实非常养人‌。淡人心态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,遇事反应平淡,不慌不忙、气定神闲的心态。

  这天是正月初六立春之日,阿弥兴致勃勃地叩响禅房木门。檀香氤氲中,弘愿禅师正在煮下午茶,壶嘴蒸腾的白雾与窗棂透进的阳光交织。"淡人心态真的养人吗?"阿弥的疑问惊动了案头清水供养的素心兰,花瓣轻轻颤动。禅师将茶汤注入天青釉盏,看茶叶在沸水中舒展如莲:"你看这盏中茶,越是浓酽越易苦涩,淡到极处反显真味。"

    在都市霓虹与山间萤火交替闪烁的时代,淡人心态恰似一剂清凉散。它并非修禅悟道避世的消极无为,而是历经千帆后沉淀的智慧选择。就像古籍中记载的"定风珠",任外界风浪滔天,持珠者衣袂不惊。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,长期保持情绪稳定的人,血清皮质醇水平较常人低30%,这种天然的镇静剂让身心如同浸润在温润的玉泉中。

    淡人心态的精髓在于"应无所住而生其心"。一切不必执着,顺其自然生起淡人心,心中清凉静中能生智。哪怕遇到惊涛骇浪的事情,情绪的涟漪片刻即平。这恰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言"恬淡虚无,真气从之",当心灵不再被妄念的风筝牵扯,生命的本源能量自然流转。

    人际交往中的淡泊智慧,犹如水墨画中的留白。北宋文豪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交往堪称典范:两人或泛舟论道,或数月不通音讯,彼此心灵相契却从不相互捆绑。现代人际关系中常见的"情感过载症",恰似在友情的水杯中不断加糖,终成无法入口的糖浆。淡人深谙"君子之交淡如水"的古训,在适当的距离中酿造情感的清醇。

    淡人女性的生活美学更显东方智慧。她们晨起梳妆,揽镜自照时不执着于遮瑕膏下的完美,而是欣赏岁月赠予的细纹如瓷器开片。衣柜里多是棉麻素衣,却比绫罗绸缎更贴近生命的肌理。这种返璞归真不是贫困的妥协,恰如日本美学中的"侘寂",在简素中照见万物本真。她们的书架上常见《遵生八笺》《闲情偶寄》,在插花品茗间践行着"小隐隐于野,大隐隐于市"的生存哲学。

    喧嚣或落寞之时,淡人常以"出世冥想"为心灵除尘。这不是逃避现实的鸵鸟策略,而是效仿计算机的定期碎片整理。神经科学家发现,深度冥想时大脑前额叶皮层活动增强,如同为情绪安装稳压器。有位癌症康复者在自传中记述:"当学会把大病的痛苦看作云卷云舒,病榻窗外的梧桐落叶都成了生命的偈语。"

    淡人心态最终指向"日日是好日"的生命境界。弘愿禅师轻抚腕间沉香念珠:"你看这串珠子,每颗都经过数十年醇化。淡泊不是寡味,恰是岁月沉淀的馥郁。"晨钟暮鼓中,阿弥望向禅房墙角默默绽放的荼蘼花,忽然懂得:真正的养心之道,不在深山古刹,而在将每个平凡日子过成流动的禅诗。

    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204《非常财富》第02807篇 阿弥闻道第967期)



第2808篇/什么是大写的好男人


    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,完美无缺的男人,这个世界是留不住的。大写的好男人需要不断磨炼自己。人生一世都是修正自己,才能完成使命的。上天早已经给你写好了剧本,你的角色是不能变的,但你却可以做你自己要做的事情。你要知道你的使命是什么?你从哪里来,要到哪里去?

    也就是说,你要建立圣贤信仰,你就知道你来去的正确方向,不至于背道而驰越走越偏,耽误了短暂宝贵的人生。然后,你要怀抱良知,自强不息,广结善缘,完成好你的使命。当然,你还要有个好身体,慢慢学会养生,懂得生存的质量,才能够支撑你全程走下来,到此剧终谢幕!

    阿弥请弘愿老禅师开示:什么是大写的好男人?

    "世人都说好男人当如精钢,却忘了钢是千度烈焰里脱胎的顽铁。"禅师往茶海注入沸水,蒸腾的白雾中浮出七只青瓷盏,"你看这曜(yào照亮,显示)变天目盏,本是窑工失手烧出的残次品,却在东瀛被供作国宝——所谓使命,不过是认准自己是泥是釉,莫羡他人碗里的茶汤。"

    阿弥盯着盏中旋转的茶末,想起雪地里上山冻死的瘦削居士。禅师忽然将滚烫的壶柄塞进他手里:"当年百丈怀海禅师八十岁仍劳作,弟子藏起锄头,他便绝食——良知的火种,比香炉里的沉香更需时时拨弄。"

    竹帚扫过石阶的沙沙声惊起早课僧。扫地的独眼老僧曾是镖师,二十年前为护经书舍了右眼。"他扫的不是落叶,是落在《金刚经》缝里的镖局旧梦。"禅师拾起一片银杏叶,叶脉里蜿蜒的纹路竟似人体经络,"养生不在参汤燕窝,你看这叶子饮风食露,不也绿了千年古刹?"

    后山突然传来伐木声。居士们正砍伐生虫的桧树,却见禅师抚着树身凹陷的雷击痕说:"此木受过三十六道天火,剖开可见北斗七星纹。"他示意匠人将残木雕成韦陀像,"好男人当如雷击木,伤疤里长出新的年轮。"

    暮鼓响起时,阿弥发现茶案积满香灰。禅师用食指在灰上画出涟漪:"昨日法会用的沉水香,原是商船遇风浪沉海的遗物,在海底结香百年——广结善缘,不过是将每场劫难都当成裹身的香脂。"

    月光爬上经幢时,老禅师解开僧袍,露出脊背上戒疤连成的莲纹:"二十七岁受戒时疼晕三回,如今这疤成了我的北斗星。"他忽然把阿弥推向鼓楼,"去撞钟!莫数撞了几下,要听钟声里的众生。"

    阿弥撞响铜钟时,惊起柏树上栖息的孔雀。尾羽掠过月光,抖落的水珠里映着无数张面孔——铸钟的哑巴匠人,制香的疍家女,扫地的独眼僧……当第一百零八记钟声荡开山间雾霭时,他终于看清钟体内壁的铭文:不是佛号,而是历代撞钟人指甲划出的无名痕。

    于是,阿弥低眉念道:阿弥陀佛!六时吉祥!阿观自在,日日好日!行善积德,越来越好!南无阿弥陀佛,一切变得越来越好!但愿一切如你所愿!摩诃般若波罗蜜多!阿观自在,菩提萨婆诃!阿观自在,南无观音观自在菩萨!………

(李松阳2025公历0205《非常财富》第02808篇 阿弥闻道第968期)




非常财富榜人物

非常财富道

台内名人名僧

道商行遍天下

国学开示

大观园

非常财富道文学

五台山大世界

上善文化

网刊(珍藏版)

李作家道文学

五爷灵验司甘霖

文殊开智悟大千

朝台听荷心

非常财富自媒体

阿里 大鱼号